當前位置: 首頁>補腎佳品——芡實|身邊的中草藥
補腎佳品——芡實 中醫(yī)認為,冬季進補,補腎最為重要,腎中精氣藏得充足,才能保證身體健康。 芡實,因它的果實很像雞頭,所以又稱“雞頭米”,是傳統(tǒng)的中藥材和珍貴的天然補品,可以藥食兩用。有人謂其補腎效果強于山藥,祛濕效果優(yōu)于紅小豆。它有“水中人參”、“不老米”、“千古健脾固腎圣藥”等美譽,是《黃帝內經》中記載的上品藥材之一。 芡實性平,味甘、澀。歸脾經、腎經。能益腎固精,補脾止瀉,除濕止帶。用于治療脾腎氣虛濕盛、遺精滑精、遺尿尿頻、脾虛久瀉、白濁、帶下等。 《神農本草經》謂其“主治濕痹,腰脊膝痛,補中,除暴疾,益精氣,強志,令耳目聰明。” 《本草綱目》“止渴益腎,治小便不禁,遺精,白濁,帶下。” 《本草求真》“味甘補脾,故能利濕,而使泄瀉腹痛可治,……味澀固腎,故能閉氣,而使遺帶小便不禁皆愈。” 《玉楸藥解》記載“其味甘,性澀……止遺精,收帶下。芡實固澀滑泄,治遺精失溺、白濁帶下之病。” 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芡實可“益精氣,強志,令耳目聰明。久服,輕身,不饑,耐老,神仙” 中藥方劑水陸二仙丹即為芡實、金櫻子二味藥組成,由此衍生出中成藥水陸二味丸(成分芡實、金櫻子),用于腎虛精關不固,男子滑精,婦女白帶。而現(xiàn)代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芡實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,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以減緩衰老速度。 芡實性味平和,是藥食同源的佳肴,一直都深受大家喜愛。可以用來煮粥、煲湯、煮水當茶飲等。大雪節(jié)氣后,天氣轉冷,食用芡實粥尤為合適。 芡實粥,怎么做? 原料:芡實20克,粳米150克。 做法:先將干芡實洗干凈后泡水一會后撈出,再將粳米淘洗干凈;鍋置于火上,放入粳米、芡實和適量的清水熬煮成粥。可以根據(jù)個人口味喜好,加入少量白糖調味即可。 口感功效:味甘可口,益腎固精、健脾除濕。 當然,也可根據(jù)個人體質不同,再加入適量百合同煮即成“芡實百合粥”,加入適量薏苡仁同煮即成“薏米芡實粥”,加入適量山藥同煮即成“山藥芡實粥”等。 注意事項 1.因芡實有收澀之性,忌過多食用,不適合將它作為主食。 2.濕熱內盛,平素大便硬或便秘、小便不利、腹脹滿、停滯不化者慎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