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>秋天潤燥怎么吃?
每到秋天的這個時候,很多人都在講秋燥的話題,但到底是秋燥是什么,真正了解的人卻不多。我們從字面上看,秋燥就是秋天干燥上火的意思。秋燥的表現(xiàn)是什么呢,我們一起來看一下。
近日來,不少人會發(fā)現(xiàn)鼻咽干燥、干咳少痰、皮膚干燥等一系列惱人的癥狀開始時不時“騷擾”自己一番,這些現(xiàn)象 就是典型的中“秋燥”。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(fā)生的疾病。又分為“溫燥”和“涼燥”,前者見于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;后者則開始于深秋天氣轉涼之時。會導致陰津耗損,出現(xiàn)皮膚干燥和體液丟失等癥狀,并傷及人體肺部,也就是中醫(yī)所說的“燥邪”。
1.聲音沙啞
秋燥中,咳嗽要命。其實,口喉部位也是容易判斷身體是否干燥的地方。癥狀較輕的會出現(xiàn)聲音嘶啞,喉嚨疼痛以及口腔潰瘍等癥狀;有些人會咳嗽,聲啞氣喘不停,特別容易于夜晚發(fā)作,進而無法安心入睡;還有些體質差的人會將這種秋咳一路持續(xù)入冬,或轉變?yōu)槁灾夤苎椎葒乐匕Y狀。
2.鼻敏感
中醫(yī)認為,鼻子敏感多為肺虛所致。每逢秋天,十個人里會有九個患有鼻子敏感問題。鼻黏膜在秋天特別容易干燥,而一旦干燥,又用手指去挖,由于鼻黏膜附著豐富毛細血管,越是干燥,挖鼻孔的行為越為頻繁,終會導致鼻子出血。還有些人的表現(xiàn)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噴嚏。
3.皮膚干燥
皮膚在干燥的環(huán)境下特別容易干燥、瘙癢甚至皸裂。如果你經常性撓皮膚、抓癢甚至舔舐嘴唇,說明肌膚已經喪失水分了。這個時候你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補水,每天多喝水,然后日常生活中帶上一瓶噴霧保濕的,時常潤一潤自己,也可以多喝一下緩解秋燥的湯水。
4.驚厥
干燥的秋天,會陷入兩個極端:身體免疫力好,性格開朗的人會安然入睡;而另一方面,一些身體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則會心神不寧,甚至會出現(xiàn)驚厥現(xiàn)象。有這種現(xiàn)象的人千萬要小心,提早去醫(yī)院治療。
5.頭發(fā)干燥
秋天干燥,氣血循環(huán)變差,血液無法將養(yǎng)分帶到頭發(fā)毛囊,頭發(fā)容易出現(xiàn)干燥枯黃。當你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秋天一到的時候,頭發(fā)枯黃拼命掉落,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。這個時候你就該做好應對措施了。
6.便秘
秋天體內水分過度蒸發(fā),加上腸胃功能變弱,不少人都會出現(xiàn)大便干結的情況。便秘的問題可大可小,而且一旦被纏上的話,煩惱就不是一般的煩惱而已,因為畢竟是發(fā)生在私密地方的毛病,即使看醫(yī)生也有許多不方便。所以想要讓自己過的舒服正常,千萬要防止秋燥來襲。
潤燥 蓮藕
立秋后空氣干燥,人容易煩躁不安。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,比如:梨、甘蔗、銀耳、菊花、鴨肉、兔肉等,其中蓮藕為。
蓮藕開胃清熱、潤燥止渴、清心安神。它富含鐵、鈣等微量元素,植物蛋白質、維生素以及淀粉,有明顯益血益氣的功效,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。
蓮藕的食用方法“生熟兩相宜”。作為水果生吃的,味道甘甜、清涼入肺;和糯米、蜂蜜一起蒸,粉紅透明,軟糯清潤,是秋令美味小菜;和排骨燉湯,健脾開胃、營養(yǎng)豐富,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(yǎng)生。
補肺 杏仁
蘿卜杏仁干姜梨,治咳有效不求醫(yī)。
按中醫(yī)的理論,時臟對應,秋季屬肺。立秋后是養(yǎng)肺、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時節(jié)。補肺的有銀耳、百合、豬肺、柿餅、枇杷、荸薺等。而其中當季的,非杏仁莫屬。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兩種,甜杏仁滋潤補肺功效更強。
《本草綱目》中列舉了杏仁的三大功效:潤肺,清積食,散滯。杏仁富含蛋白質、微量元素和維生素。具有潤肺、止咳、滑腸等功效,對干咳無痰、肺虛久咳等癥有一定的緩解作用。
杏仁與薏米按1:5的比例一起熬粥,溫熱時喝;和豬肺一起燉湯,也有滋養(yǎng)緩和之效。當然,當零食吃的烤杏仁也能適當吃一些。甜杏仁和烤過的大杏仁在超市和農貿市場都能買到,苦杏仁一般在中藥店出售,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用。
養(yǎng)陰 蜂蜜 朝朝鹽水,晚晚蜜湯。
進入秋季,要把保養(yǎng)體內的“陰氣”作為首要任務。
養(yǎng)陰的食物也有很多,比如泥鰍、芝麻、核桃、糯米、牛奶、花生、鮮山藥、白果、梨、紅棗等。其中具代表性的是蜂蜜。中醫(yī)認為,蜂蜜有養(yǎng)陰潤燥、潤肺補虛、潤腸通便、解藥毒、養(yǎng)脾氣、悅顏色的功效,因此擁有“百花之精”的美名。蜂蜜是一種非常好的能量補充品,對于緩解疲勞效果顯著。
蜂蜜可以直接調入溫水中飲用,也可以與鮮榨的果汁混合。將雪梨挖去核,倒入蜂蜜封蓋蒸熟,能補肺陰不足。在涼拌西紅柿等涼菜中加入蜂蜜也很不錯;蜂蜜也可和時令水果相拌,味道鮮美。
多酸 葡萄 蜂蜜潤腸又益壽,葡萄增色又年少。
“少辛增酸”是中醫(yī)營養(yǎng)學關于秋季飲食重要的原則之一,秋天要多酸,就是要多吃酸的水果,比如橘子、山楂、青蘋果等,而要少吃甜味的西瓜、甜瓜等。
眼下正大量上市的葡萄,正是“酸”的好水果。葡萄益氣補血、生津止渴、健脾利尿,初秋時多吃還能幫助機體排毒,解內熱。紅色葡萄可軟化血管、活血化淤,心血管病人不妨多吃。白葡萄有潤肺功效,適合咳嗽、呼吸系統(tǒng)不好的人吃。綠葡萄則偏重清熱解毒。紫葡萄富含花青素,可以美容抗衰老。黑葡萄滋陰養(yǎng)腎的功效更為突出。
葡萄整顆吃。葡萄也可以和酒釀、糖桂花等一起熬制酒釀葡萄羹;煮甜粥的時候放一些也不錯。另外,自制家釀葡萄酒,也很美味天然。
適合秋季食用的菜譜:
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在<千金要方>中提出,秋季的飲食要“減辛增酸”,其原理,一是秋季肺氣盛而肝氣虛,在五行上“金能克木”,因此,為防止肺氣過盛而肝氣過虛,要從飲食上進行調節(jié),辛入肺,酸入肝。
同時,秋季的養(yǎng)生要收斂人體的陽氣,辛主發(fā)散,酸主收斂,減辛增酸,有助于“秋冬養(yǎng)陰”。減少辛散之味,如飲食少用生姜、大蔥、陳皮等佐料,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鍋、牛羊肉等;一般說來,生姜是一味養(yǎng)生佳品,具有去腥、解表、散寒、化飲等作用,是中國人喜愛的藥食兩用之品,但生姜的使用,在一年四季之中只有秋季不適合使用,在一天之中,晚上不適合食用;應多食用蘋果、梨、石榴、芒果、柚子、葡萄、楊桃、山楂等酸性水果,大自然為我們的順時養(yǎng)生提高了很多便利,在秋季食酸的季節(jié),恰好有大量的水果落熟,因此,食用應季食物,就是順時養(yǎng)生的內容。
同時,秋季氣候干燥,燥邪傷人會產生干咳、咽喉疼痛、皮膚干燥、大便干結等身體的不適,多服用涼潤之品可以有效預防燥邪傷人。